北京锦绣发商贸有限公司

称骨算命免费算命大全 自己几斤几两重,都来算算

发布时间:2025-02-24 17:02:37

自己几斤几两重,都来算算

出生年的重量:

1941:6钱 1942:8钱 1943:7钱 1944:5钱 1945:1两5

1946:6钱 1947:1两6 1948:1两5 1949:7两 1950:9钱

1951:1两2 1952:1两 1953:7钱 1954:1两5 1955:6钱

1956:5钱 1957:1两4 1958:1两4 1959:9钱 1960:7钱

1961:7钱 1962:9钱 1963:1两2 1964:8钱 1965:7钱

1966:1两3 1967:5钱 1968:1两4 1969:5钱 1970:9钱

1971:1两7 1972:5钱 1973:7钱 1974:1两2 1975:8钱

1976:8钱 1977:6钱 1978:1两9 1979:6钱 1980:8钱

1981:1两6 1982:1两 1983:7钱 1984:1两2 1985:9钱

1986:6钱 1987:7钱 1988:1两2 1989:5钱 1990:9钱

1991:8钱 1992:7钱 1993:8钱 1994:1两5 1995:9钱

1996:1两6 1997:8钱 1998:8钱 1999:1两9 2000:1两2

2001:6钱 2002:8钱 2003:7钱 2004:5钱 2005:1两5

2006:6钱 2007:1两6 2008:1两5

出生月的重量:

一月:6钱 二月:7钱 三月:1两8 四月:9钱

五月:5钱 六月:1两6 七月:9钱 八月:1两5

九月:1两8 十月:8钱 十一月:9钱 十二月:5钱

出生日的重量:

初一:五钱 初二:一两 初三:八钱 初四:一两五 初五:一两六

初六:一两五 初七:八钱 初八:一两六 初九:八钱 初十:一两六

十一:九钱 十二:一两七 十三:八钱 十四:一两七 十五:一两

十六:八钱 十七:九钱 十八:一两八 十九:五钱 二十:一两五

廿一:一两 廿二:九钱 廿三:八钱 廿四:九钱 廿五:一两五

廿六:一两八 廿七:七钱 廿八:八钱 廿九:一两六 三十:六钱

出生时辰的重量:

子时(23-1点):一两六 丑时(1-3点):六钱

寅时(3-5点):七钱 卯时(5-7点):一两

辰时(7-9点):九钱 巳时(9-11点):一两六

午时(11-13点):一两 未时(13-15点):八钱

申时(15-17点):八钱 酉时(17-19点):九钱

戌时(19-21点):六钱 亥时(21-23点):六钱

批注诗:

2两1:短命非业谓大凶,平生灾难事重重,凶祸频临限逆境,终世困苦事不成

2两2:身寒骨冷苦伶仃,此命推来行乞人,劳劳碌碌无度日,中年打拱过平生

2两3:此命推来骨轻轻,求谋做事事难成,妻儿兄弟应难许,别处他乡作散人

2两4:此命推来福禄无,门庭困苦总难荣,六亲骨肉皆无靠,流到他乡作老人

2两5:此命推来祖业微,门庭营度似希奇,六亲骨肉如水炭,一世勤劳自把持

2两6:平生一路苦中求,独自营谋事不休,离祖出门宜早计,晚来衣禄自无忧

2两7:一生做事少商量,难靠祖宗作主张,独马单枪空作去,早年晚岁总无长

2两8:一生作事似飘蓬,祖宗产业在梦中,若不过房并改姓,也当移徒二三通

2两9:初年运限未曾亨,纵有功名在后成,须过四旬方可上,移居改姓使为良

3两:劳劳碌碌苦中求,东走西奔何日休,若能终身勤与俭,老来稍可免忧愁

3两1:忙忙碌碌苦中求,何日云开见日头,难得祖基家可立,中年衣食渐无忧

3两2:初年运错事难谋,渐有财源如水流,到的中年衣食旺,那时名利一齐来

3两3:早年做事事难成,百计徒劳枉费心,半世自如流水去,后来运到始得金

3两4:此命福气果如何,僧道门中衣禄多,离祖出家方得妙,终朝拜佛念弥陀

3两5:生平福量不周全,祖业根基觉少传,营事生涯宜守旧,时来衣食胜从前

3两6:不须劳碌过平生,独自成家福不轻,早有福星常照命,任君行去百般成

3两7:此命般般事不成,弟兄少力自孤成,虽然祖业须微有,来的明时去的暗

3两8:一生骨肉最清高,早入学门姓名标,待看年将三十六,蓝衣脱去换红袍

3两9:此命少年运不通,劳劳做事尽皆空,苦心竭力成家计,到得那时在梦中

4两:平生衣禄是绵长,件件心中自主张,前面风霜都受过,从来必定享安泰

4两1:此命推来事不同,为人能干异凡庸,中年还有逍遥福,不比前年云未通

4两2:得宽怀处且宽怀,何用双眉总不开,若使中年命运济,那时名利一齐来

4两3:为人心性最聪明,做事轩昂近贵人,衣禄一生天数定,不须劳碌是丰亨

4两4:来事由天莫苦求,须知福禄胜前途,当年财帛难如意,晚景欣然便不忧

4两5:福中取贵格求真,明敏才华志自伸,福禄寿全家道吉,桂兰毓秀晚荣臻

4两6:东西南北尽皆通,出姓移名更觉隆,衣禄无亏天数定,中年晚景一般同

4两7:此命推来旺末年,妻荣子贵自怡然,平生原有滔滔福,可有财源如水流

4两8:幼年运道未曾享,苦是蹉跎再不兴,兄弟六亲皆无靠,一身事业晚年成

4两9:此命推来福不轻,自立自成显门庭,从来富贵人亲近,使婢差奴过一生

5两:为利为名终日劳,中年福禄也多遭,老来是有财星照,不比前番目下高

5两1:一世荣华事事通,不须劳碌自亨通,兄弟叔侄皆如意,家业成时福禄宏

5两2:一世亨通事事能,不须劳思自然能,宗施欣然心皆好,家业丰亨自称心

5两3:此格推来气象真,兴家发达在其中,一生福禄安排定,却是人间一富翁

5两4:此命推来厚且清,诗书满腹看功成,丰衣足食自然稳,正是人间有福人

5两5:走马扬鞭争名利,少年做事废筹论,一朝福禄源源至,富贵荣华显六亲

5两6:此格推来礼仪通,一生福禄用无穷,甜酸苦辣皆尝过,财源滚滚稳且丰

5两7:福禄盈盈万事全,一生荣耀显双亲,名扬威震人钦敬,处世逍遥似遇春

5两8:平生福禄自然来,名利兼全福禄偕,雁塔提名为贵客,紫袍金带走金鞋

5两9:细推此格妙且清,必定才高礼仪通,甲第之中应有分,扬鞭走马显威荣

6两:一朝金榜快提名,显祖荣宗立大功,衣食定然原欲足,田园财帛更丰盈

6两1:不做朝中金榜客,定为世上一财翁,聪明天赋经书熟,名显高克自是荣

6两2:此名生来福不穷,读书必定显亲荣,紫衣金带为卿相,富贵荣华皆可同

6两3:命主为官福禄长,得来富贵定非常,名题金塔传金榜,定中高科天下扬

6两4:此格权威不可当,紫袍金带坐高堂,荣华富贵谁能及,积玉堆金满储仓

6两5:细推此命福不轻,安国安邦极品人,文绣雕梁政富贵,威声照耀四方闻

6两6:此格人间一福人,堆金积玉满堂春,从来富贵由天定,正笏垂绅谒圣君

6两7:此名生来福自宏,田园家业最高隆,平生衣禄丰盈足,一世荣华万事通

6两8:富贵由天莫苦求,万金家计不须谋,十年不比前番事,祖业根基水上舟

6两9:君是人间衣禄星,一生福贵众人钦,纵然福禄由天定,安享荣华过一生

7两: 此命推来福不轻,不须愁虑苦劳心,一生天定衣与禄,富贵荣华过一生

7两1:此名生来大不同,公侯卿相在其中,一生自有逍遥福,富贵荣华极品隆

7两2:此格世界罕有生,十代积善产此人,天上紫微来照命,统治万民乐太平

注: 10钱是1两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传说大全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传说(一)

  门神的民间传说故事

  据说有这么一段传说:唐贞观十三年,长安城里有位嗑卦的先生,名叫袁守诚,专为人算命,据称能知阴阳,断生死。这人的来头倒也不简单,是那当朝钦天监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而袁天罡,则是唐朝有名的星相家,曾经发明了流传至今的称骨算命法。

  有一群在长安城外靠泾河吃饭的渔人,每日孝敬袁守诚一尾金色大鲤,袁守诚便会指引他们在何时何处下网捕鱼,必然网网不落空,捉去许多泾河的水族。不知道怎么的,这事传到了泾河龙王的耳中,它一怒之下,化身为一个白衣秀士,潜入长安,寻那袁守诚的麻烦。

  袁守诚在长安西门繁华大街上卖卦,生意自是十分兴隆,泾河龙王寻到卦摊前,本想当场发作,却被袁守诚先生清奇不凡的相貌所震慑,于是收了轻视之心,向袁守诚问上一卦。

  先生问曰:“公来问何事?”

  龙王曰:“请卜天上阴晴事如何?”

  先生即袖传一课,断曰:“云迷山顶,雾罩林梢。若占雨泽,准在明朝。”

  龙王曰:“明日甚时下雨?雨有多少尺寸?”

  先生道:“明日辰时布云,巳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

  龙王笑曰:“此言不可作戏。如是明日有雨,依你断的时辰数目,我送课金五十两奉谢。若无雨,或不按时辰数目,我与你实说,定要打坏你的门面,扯碎你的招牌,即时赶出长安,不许在此惑众!”

  先生欣然而答:“这个一定任你。请了,请了,明朝雨后来会。”

  泾河龙王自认身为司雨龙神,那凡人袁守诚怎么可能比自己还先知道天上下雨的时辰,这场赌赛,自己定是赢了。谁知刚回到泾河水府,天上便下令明日雨降长安,降雨的时辰与水量和袁守诚所言不差分毫。龙王虽然大惊失色,叹这世间竟有如此通天晓地的能人,但它性情极刚烈,怎也不肯轻易服输,那争强好胜之心让它晕了头,竟然决定私下更改降雨的时辰,又克扣了雨量。

  次日,龙王挨到巳时方布云,午时发雷,未时落雨,申时雨止,共降雨三尺零四十点,改了一个时辰,克了三寸八点。

  雨后,龙王化为人形,径直去那袁守诚的卦摊前,一口气将卦摊砸了个稀烂,还要袁守诚立即滚出长安城。可袁守诚只是安静地看着龙王打砸,末了冷笑一声,说道:“我小小卦摊不值钱,只怕有人犯了死罪尚不自知,我认得你,你不是什么白衣秀士,你是那泾河龙王,你私改时辰,克扣雨量,犯了天条,明日恐难免一刀!”

  泾河龙王这才慌了手脚,后悔自己一时冲动,连忙跪倒在地,求袁守诚救命。

  袁守诚叹道:“求我无用,明日午时三刻,你该被魏徵处斩,那魏徵是当朝丞相,你若能在唐王处讨个人情,尚有生路一条。”

  泾河龙王拜谢袁守诚后,匆匆赶到皇宫,直待到子时,唐王李世民入梦之后,它才潜入李世民梦中,口中直叫:“陛下,救我!”

  唐王吃了一惊:“你是何人?朕当救你?”

  龙王道:“臣乃长安城外泾河龙王,陛下是真龙,臣是野龙,臣因犯下天条,当被陛下贤臣魏徵处斩,故来拜求,望陛下救我一救!”

  唐王见它苦苦哀求,心生恻隐,便答应了它:“既是魏徵处斩,朕可以救你。你放心前去。”

  龙王这才放心,叩谢隐去。

  唐王李世民从梦中醒转,思量龙王所托,想来想去,决定明日将魏徵留在身边一日,不放他出宫门半步,应可救下那龙王。

  翌日,唐王退朝之后,独留下魏徵一人,宣上金銮,召入便殿,先议安邦之策,再论定国之谋,拖到巳末午初时候,见魏徵有些坐立不安,唐王暗笑,又命宫人取过棋枰,要与魏徵纹枰论道,魏徵不敢不应,只能谢了恩,与唐王对弈。

  魏徵棋力高强,唐王本意却只是拖延时辰,厮杀至中盘,唐王已呈败象,不由低头陷入长考,待到唐王拈子落枰,再抬头望向魏徵,魏丞相却已伏在案头,呼呼酣睡。唐王笑曰:“贤卿真是匡扶社稷之心劳,创立江山之力倦。”

  唐王任其盹睡,更不呼唤,眼见午时三刻已至,想那泾河龙王,应已逃过一劫。

  忽而伏案之魏徵,额前汗珠密布,神情微有焦躁,唐王恐因天热,心疼贤臣,便亲自为魏徵打扇,凉风徐来,魏徵密汗顿收,睡得甚是沉稳。

  突闻朝门外有人大呼小叫,唐王起身观看,却是徐茂功,秦叔宝等人,秦叔宝手中提有一物,见唐王在此,便将那东西掷在地上,那东西滚到唐王脚边,竟是一个血淋淋的龙头!那龙头须发戟张,一双眼还未闭合,正正瞪着唐王。唐王吓得后退,惊问:“此乃何物?”秦叔宝答道:“千步廊南,十字街头,云端里落下这颗龙头,微臣不敢不奏!”

  魏徵被喧闹声惊醒,步至唐王身边,俯伏在地道:“臣该万死!适才晕困,不知所为,望陛下恕臣慢君之罪。”唐王道:“卿有何慢罪?且起来,但看这龙头,却是何说?”魏徵仍伏在地,并未起身,说道:“此龙是臣适才梦中所斩!”

  唐王闻言大惊:“贤卿困睡,并未见动身,更无刀兵,如何斩却此龙?”

  魏徵答道:“此龙犯下天条,当被臣于今日处斩,臣虽身在君前对局,却梦离陛下驾云提剑追斩此龙,谁知孽龙仓皇逃窜,一时竟追不上,臣正心中焦躁,幸有陛下为臣打扇,借那三扇凉风,臣撩衣进步追上孽龙,手执霜锋一举斩下龙头,那龙头就此滚落虚空。”

  唐王心中一时悲喜不已,喜者,有魏徵如此能人豪杰相助,江山岂有不稳之理。悲者,梦中曾许救龙,岂知竟致遭诛,魏徵更是借自己三扇凉风之力才斩了龙王。无奈,唐王强打精神赏了魏徵,众人散去。

  入夜二更时分,唐王竟听闻宫门外有凄惨号泣之声,惊恐之余,唐王朦胧睡去,谁知梦中那无头的泾河龙王,提着血淋淋的首级,扑到唐王身边,擒住其手直呼其名:“李世民!还我命来!还我命来!亏你允诺救我,不救也罢,怎还助那魏徵追斩我?快快出来!与我到阎王处说理!”

  唐王有口难言,惊得汗流遍体,怎也挣不脱龙王纠缠,大叫一声有鬼,方从梦中醒转。至此连续几日,唐王夜夜被龙王鬼魂惊扰,竟落下脉弱体虚之症。

  唐王病重,鄂国公尉迟恭与护国公秦叔宝入宫探视,得知寝宫门外,入夜就抛砖弄瓦,鬼魅呼号。二将军劝慰唐王,秦叔宝道:“陛下宽心,今晚臣与敬德把守宫门,看有甚么鬼祟。”唐王准奏,二人谢恩而出。

  当日晚,两位将军各取披挂穿戴整齐,金盔银甲,威风凛凛,持剑举斧在宫门外把守。一夜间,竟再无半点响动,唐王因此安寝无事。

  虽有二位将军把守,皇宫清静了几日,但唐王终究不忍二将辛苦,为难两人夜夜守候,便寻那丹青妙手,将尉迟恭秦叔宝披挂在身的真容绘于宫门之上,前宫门从此夜间无事。而两位将军的威风仪容,就成了民间流传至今的门神。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传说(二)

  猎人海力布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大家都非常敬重他。

  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

  有一天,海力布到深山去打猎,忽然听见天空中有喊救命的声音。他抬头一看,一只老鹰抓着一条小白蛇正从头上飞过。他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老鹰受了伤,丢下小白蛇逃了。

  海力布对小白蛇说:“可怜的小东西,快回家去吧!”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去,我爸爸一定会重重地酬谢您。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嘴里含着那颗宝石,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海力布想,珍宝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那太好了。他问小白蛇:“真有这样一颗宝石吗?”小白蛇说:“真的。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僵硬的石头。”

  海力布点点头,跟着小白蛇到了龙宫。老龙王十分感激海力布,要重重地酬谢他。老龙王把他领进宝库,让他自己挑选珍宝,爱什么就拿什么。海力布什么珍宝也不要,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一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含着的那颗宝石给我吧。”龙王低头想了一会儿,就把嘴里含的宝石吐出来,送给了海力布。

  海力布临走的时候,小白蛇跟了出来,再三叮嘱他说:“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动物说的什么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就会马上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就回家了。

  海力布有了这颗宝石,打猎方便极了。他把宝石含在嘴里,就能听懂野禽野兽(shòu)说的话。哪座山上有什么动物,他全知道。从此以后,他每次打猎回来,分给大家的猎物更多了。

  这样过了几年。有一天,海力布正在深山里打猎,忽然听见一群鸟在商量着什么。仔细一听,那只呆头的鸟说:“咱们赶快飞到别处去吧!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bēng)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来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呀。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商量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搬到很远的地方。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下起了倾(qīng)盆大雨。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做“海力布”的石头呢。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传说(三)

  铁公鸡找牛

  湖南省通道县有个侗族聚居的吉祥寨,寨主本来叫聂恭禧,他有万贯家财,良田千顷,却是爱钱如命,一毛不拔,因此,大家都喊他“铁公鸡”。

  正是阴历十月小阳春的时候,摘完禾谷,铁公鸡请了十来个长工来挖茶山。长工们干的牛马活,吃的却是猪狗食,起五更,睡半夜,长工们很是气愤,就常常在山上睡大觉,消极怠工。铁公鸡家里有个放牛娃叫阿胞,是个十来岁的孤儿,给铁公鸡放牧着十多头耕牛。阿胞人虽然小却挺聪明,白天和长工们一起上山,晚上和长工们睡在一块。

  这一天,长工们上山后又准备睡觉,阿胞就自告奋勇地说:“叔叔伯伯们,你们安心睡吧,我来给你们放哨。如果有人来我就学竹鸡叫,你们听了就赶快起来,装成在挖山的样子。”大家都说好,由于阿胞站岗,长工们更加放心,他们睡得好香啊!

  由于铁公鸡只顾个人发财,对长工们压榨得很厉害,饭也不给吃饱,长工们都瘦得皮包骨啦!这次到了山上大家又议论起来:

  “这么下去,再干一个月,我们都要没命了!”

  “我多想打牙祭啊!”

  “饭都吃不饱,还想打牙祭,你莫白日做梦吧!”

  这时阿胞也凑了上来稚声稚气地问:“叔叔伯伯们,打牙祭不吃猪肉吃牛肉行吗?”

  大家一听都哈哈大笑起来,有的说:“阿胞呀,你真是异想天开,莫说打牛肉牙祭,就连一根牛毛你也休想,你不知道铁公鸡是一毛不拔吗?”

  阿胞却现出认真而神密的神情,小声说:“叔叔伯伯们,只要大家齐心,我保证我们能打个牛肉牙祭。”接着他把自己的主意如此这般地说了出来,长工们一致表示同意,并且商量妥当,明天就动手。

  第二天,阿胞与长工们很早就上了山,他们带好斧头与铁锅,在山林最深处宰杀了一头大黄牛,大家美美地饱餐了一顿,痛痛快快地打了个牛肉牙祭。

  为了在铁公鸡面前交差,他们也作好了安排,然后依计而行。

  下午,太阳偏西时,阿胞赶着牛群回来,关好牛,他急忙哭丧着脸跑到铁公鸡面前报告:

  “东家东家,不好了,出事啦!”

  “出什么事?快说!”铁公鸡忙问。

  “有一头牛钻进山洞回不来了!”

  铁公鸡很不相信,怀疑地说:“会有这种怪事?”

  “哎呀,东家!这样大的事我能撒谎吗?”阿胞委屈地解决道:“你不信我带你去看吧!”

  铁公鸡看看天色已晚,本来不想去,但他又舍不得丢失一头牛,就说:“快,快带我去!”

  阿胞就带着铁公鸡往深山里跑。在一个陡峭的峡谷里,真的看到一头牛钻进了一个天生的石洞晨,牛头从石洞的另一个出口冒了出来,身子陷进石洞已看不到,但牛尾巴还留在洞外。那大黄牛见了阿胞与铁公鸡还“麻麻”地叫。阿胞继续向铁公鸡哭诉着:“下午,两头大黄牛不知怎的斗起角来,双方都戏了眼,有头大黄牛死追这头大黄牛,追得它无路可逃,到了这个峡谷看见这个石洞,它就拼死命钻了进去,谁知洞太小,头挤了进去,身子也霸蛮挤进去了,却卡在洞里动弹不得。它挣扎着,头从洞的另一个出口冒出来,但身子却出不来了,你看它好生着急,尾巴在不停地动呢!

  其实,这次大黄牛的身躯已被他们打了牙祭,只留下头和尾巴露在这天然的石洞外面,由藏在洞里的长工装牛叫。由于石洞生得巧妙,看去确实很像一头牛钻进了石洞,而把头和尾巴留在洞外。

  铁公鸡听着阿胞的哭诉,看着这牛头和尾巴,还是不很相信,但当他走近这牛头,伸手摸牛角时,那牛竟“麻麻”地大声叫唤起来,这时他才真相信:牛确实是钻进石洞出不来了。

  他看看天色已晚,若不赶紧把牛救出来,让牛在山里过夜正好给老虎当晚餐,怎么救呢?他下了决心:反正有十多个长工,拖也把牛拖出石洞!于是他要阿胞飞跑去把长工全喊来。

  阿胞把长工全喊来了,铁公鸡大声吆喝道:“你们都看见了吧,牛钻进山洞也不来了。不过它既然进得去也就可以出得来的,它自己出不来,我们就辛苦点拖它出来。你们依秩序站好,一个接一个,听我的命令,我喊一二三,你们就一齐用力猛拖,听清了吗?”

  “听清了!”大家齐声回答。

  于是在这险要的峡谷边,摆开了一字长蛇阵,第一个长工拖着牛尾巴,后面的一个接着一个,铁公鸡站在最后头,紧紧地拖住最后一个长工的裤腰带。阿胞就在前面牵着牛缰绳。铁公鸡用尽力气喊道:

  “一——二——三!”

  喊声刚落,大家一齐用力,只听得“咕咚”一声响,牛尾巴被拉断了,人们个个被跌得仰面朝天,铁公鸡更是跌得呜呼哀哉,他的后边正是悬崖峭壁,万丈深渊,这一跌就滚下了悬崖,落了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传说(四)

  老虎拜师傅

  从前,有一只老虎,力气很大,但它笨得很,连一只小鹿也没捉到过,因为它笨手笨脚,没有好好学本领呀!

  有一天,老虎爬出山洞,想找点东西吃,正好碰见一只小猫从对面山头窜了出来。老虎见小猫动作敏捷,心想:我要是有小猫的本领,该多好啊!它对小猫说:“我拜你做师傅,你愿意收我这个徒弟吗?”小猫知道老虎坏,心想:我要是把自己全套本领都教给它,将来它会吃掉我的。小猫不肯收老虎做徒弟。老虎急了,求小猫说:“猫师傅,只要你肯答应,我绝不会忘记你的好处;要是我有丝毫对不起你的地方,就让狮子吃掉我;要是有谁敢欺负你,我一定和它拼命。”

  小猫听了,觉得老虎怪可怜的,就对老虎说:“好吧,那我收你做徒弟吧!”老虎高兴极了,连喊了三声:“师傅,师傅,师傅!”小猫师傅很认真,每天不辞辛苦,起早摸黑,一心一意教老虎学本领;老虎呢,学得也很刻苦。不到一个月,翻山越岭,捕捉猎物,同狮子搏斗……老虎一样样都学会了。

  老虎学会了本领,可骄傲了,总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便瞧不起师傅小猫了。有一天,老虎假装向小猫学本领,眼睛却死死地盯住小猫那圆溜溜的身腰,嘴巴里“吧嗒吧嗒”直流口水。聪明的小猫一眼就看透了老虎的坏心思,它对老虎说:“我所有的本领统统都教给你了,现在你可以走啦!”老虎一听小猫把所有的本领都教给它了,心想:哈哈!小猫,这回你可逃不出我的虎口了!老虎心生一计,眨眨眼睛对小猫说:“小猫师傅,你看树上爬着个什么东西?”小猫刚一回头,老虎就张开血盆大口,朝小猫扑去。

  不过,已经迟了,小猫已经一溜烟儿上了大树。小猫在树上,两眼瞪着老虎,愤愤地说:“好哇,你这个没有良心的东西,你讲的话都是假的!我不会上你的当!这一手爬树的本领,我就故意不教你!”老虎气坏了,可是它没有学会爬树,只好朝树上的小猫干瞪眼,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它的一肚子坏主意全部落了空,只好一声不响地钻进深山里去了。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传说(五)

  滥竽充数的故事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但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i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接到命令后都积极练习,都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相关问答

1985年7月13日出生求 算命理 - 汇财吧专业问答

[回答]命中财旺,五行金木水火土齐全,根据命理书籍滴天髓所述:五行齐全是好命,只是眼前运气不佳,时运不济,只要脚踏实地,将来必能光宗耀祖。恭喜你所谓命,...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