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锦绣发商贸有限公司

花鼓戏算命 不闹眼子!史上最全解读荆州花鼓戏《王瞎子闹店》

发布时间:2024-11-23 22:11:17

不闹眼子!史上最全解读荆州花鼓戏《王瞎子闹店》

《王瞎子闹店》是荆州花鼓戏传统小戏,是“三个半瞎子戏”中的一个。写以算命谋生的瞎子王先生,在荆襄古道上,偶然发现江湖惯盗罗世同正在跟踪进京献宝的两个举子,即将行凶劫宝。王不顾眼瞎身残,毅然跟踪投店,机智巧妙地开展反盗斗争,终于带动店家姚老板和歇店卖艺女大小幺姑,机智抓获罗贼,人赃俱在,送官治罪。

《王瞎子闹店》

1962年前 传统演出本的立意庸俗,格调不高,表演中糟粕甚多,是以嚼白、噱头为主的闹头戏。

1962年 由王金苟口述、孙鹤柏记录并初步整理,传统演出本的立意庸俗,格调不高,表演中糟粕甚多,是以嚼白、噱头为主的闹头戏。除去说白中及表演中的糟粕部分,保持传统的闹剧风格, 恢复上演,始现新貌。

1981年 由孙鹤柏、李 刃夫、何干清合作,再次进行整理改编。全剧由路遇、投店、闹店、拿崎四段戏贯穿 而成,闹店是中心。为丑角应工戏。以嚼 白为主,间用[四平]、[三棒鼓]小调。瞎 子必具备“一掌经” 口技及应行技艺,喜 剐风格突出。

1981年 潜江县荆州花鼓剧团 演出,何干清主演王瞎子。由湖北电视台摄制成电视戏曲艺术片,参加中南五省区电视片评比,获优秀奖,中央电视台及五省区电视台先后播放。

1982年初 荆州地区文化局颁发特别奖。剧本由《荆州文艺》、《布谷鸟》于1982年先后发表。

瞎子眼瞎心明亮 丑角人丑心灵美

一一我是怎样演《王瞎子闹店》的

何干清口述 刘记录整理

我从一九四七年就开始演《王瞎子闹店》,这是荆州花鼓戏中三个半瞎子戏的一个。那时,按师傅的演法和教法,主要 是“挖瞎子的‘神’”,表演上突出一个“闹”字,以逗引观众发笑为目的。什么是这个戏的主题思想,不清楚,也不知道王瞎子到底为什么要闹店。师傅说这是花鼓戏中丑角行当的一个主要剧目,出于这一点,我就学演了这个戏。什么教育意义,什么社会效果,我从未考虑过。

过去的《王瞎子闹店》纯属是一个低级庸俗的噱头剧。主人公王瞎子是光棍、流氓、地痞、无赖的代表。他闹店纯属无理取闹,有些地方虽然滑稽可笑,但整个戏从形象到表演,从语言到行动都使人觉得讨厌。如旧剧本王瞎子在店房遇着了卖唱的大小么姑,便心生邪念,满嘴的淫言秽语;在舞台上赤裸裸的打情骂俏,结果被大小幺姑“三个钱一打”、“两个钱一敲”,弄得钱骗完,衣剥光,最后还挨了罗客人的一顿打。一夜到天亮,吵得人人不安,落了个众所痛斥的下场。总之,这 个戏的旧本充满着低级趣味和腐朽糟粕,是一个少益多害的恶 作剧,解放后就被扫进了垃圾堆。

1961年,戏曲界开始抢救传统,孙鹤柏同志执笔对此剧进行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改编。将剧本的主题思想定为同坏人坏事作斗争,把王瞎子这个人物也来了个洗心革面,改写成见 义勇为的正面人物,成了歌颂对象。他的性格风趣、幽默、乐 观、善良。虽然双目失明,但心眼却非常明亮,当他得知那个行迹可疑的罗客人紧紧跟踪两个身带珍宝的举子去投店时,立刻警觉到眼前可能发生的事。于是他毫不迟疑地赶到店房,通 过“投店”、"歇店”和“闹店”三个层次,同罗客人的盗窃行为展开了机智勇敢的斗争。改编本以新的面貌展现于舞台, 人物活灵活现,内容风趣横生,1962年我们在武汉公演时,得到了省市文艺界的好评,《湖北日报》还为这个戏登过剧照, 写过剧评。

1981年,荆州地区文化局召开花鼓戏老艺人讲学会, 这个戏又被列为重点加工整理的传统剧目之一,再次作了反复的修改。从人物关系到戏剧结构都比以前要合理,成了一个很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好剧本。在汇报演出中,我又一次扮演了王瞎子这个角色。下面,我就自己在排演中是如何塑造王瞎子这 一人物谈点体会。

一、人物分析

我对王瞎子的基本认识是这样的:“眼瞎貌丑心灵美”。 这也是他形象与性格的特征。他出生贫苦,虽然双目失明,但 心地善良,既聪明多智,又幽默乐观,他是一个喜剧人物,不 同于一般的小丑。在那一片漆黑的社会里,他手持灵杖棍, “专点人间路不平”。他人残志不残,善恶分得清,两眼看不见,好坏辨得明。爱管闲事,仗义行善是他的特点,滑稽诙谐,幽默乐观是他的个性。当人们沉睡的时候,他不顾安危、勇斗盗贼。双目失明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他凭着灵敏的听觉和嗔觉,急中生智,随机应变,连闹五更,直闹得盗 贼罗客人无法得逞,最后,他在姚老板等人的协助下终于擒获 罗客人,受到了客人们的称赞。

改编本的王瞎子成了令人敬慕的人物,我从心眼里爱上了王瞎子,我觉得他的身体缺陷正好烘托他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和心灵美。特别是当我看到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明哲保身,对坏人坏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我对王瞎子这一人物就更增添了 一种特殊的感情,也给我演好王瞎子增添了力量。

二、生活体验

为了演好王瞎子,我用心向生活学习,平时上街和出门办 事,我都注意观察瞎子的活动,不仅注意瞎子的外形动作,而 且为了掌握瞎子的内心活动,我还交了几个瞎子朋友,一个是江陵楚剧团拉胡琴的望春老师,一个是卖老鼠药的,还有一个 是算命的刘先生。有时我去找他们聊天,观察他们的举止言行,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经过认真观察体验,使我掌握了瞎子的几个基本特点:

①瞎子失明,以耳代目。和人说话不是面对面,百分之九十的都喜欢将头偏一点。

②瞎子走路,灵杖先行。瞎子手里一般都离不开灵杖棍, 准备动步先点两下灵杖。

③眼瞎心静,思想敏锐,说话不紧不慢。

④瞎子喜欢自言自语,有时不知想起了什么,自己一个人就笑了起来。大多数都爱“楞神”、冷笑。

⑤瞎子吃饭总怕撒了,喜欢用手在碗边扒,往里面按,吃的时候离多远就把口张开。

⑥瞎子在想问题的时候往往是眉毛向上皱,眼往上翻现白眼。在发脾气的时候,往往是盾毛向下皱,眼往上翻现白眼。

⑦大多数瞎子都比较乐观,喜欢说笑话,语言也比较诙谐。

瞎子的特点比较多,以上说的只是带共性的几个方面,各 人还各有特点。

三、表演设计

由于剧本的改编,王瞎子成了正面人物、歌颂对象,又是我心目中喜爱的角色。因此在表演上也来了一番大的改革与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演瞎子的那种“一是丑,二是脏(化妆上),侧重在身体缺陷上找笑料、做文章”的错误做法。在 表演上注重了人物的外形与内心的对比,也就是身体缺陷与高尚品德的对比。我虽然观察了一些瞎子的生活,但生活并不等于艺术,而艺术又要从生活中选择、提炼,达到真、善、美。 比如王瞎子的出场,原来表演总想到瞎子怕跌跤子,于是就低头佝腰,膀子伸得直直的,灵杖棍不住地在两边打,精神紧张,节奏很乱。形象既不美,也不合王瞎子这个人物特点。他 既不是刚失明,也不是对这地方不熟悉,而是一个经验丰富很有阅历的瞎子,用不着那样精神紧张。所以,后来我采用了传统丑角的八字步,膀子稍弯,身子前倾,灵杖棍有节奏的先点两下,然后按着锣鼓节奏出场,“三步九龙口”,亮相,微微一 笑,给人以轻松愉快之感,这样,效果就比先好多了,也比较合乎王瞎子这个人物的特点了。

王瞎子一上场念四句词:“甲子乙丑眼生病,丙寅丁卯丢眼睛,戌辰己巳学算命,庚午辛未度日生、度日生。”这四句话看起来既悲又惨,但为了突出王瞎子幽默乐观的性格,在念这四句话时,我采取了 “愣神”,微笑,颤音的念法,听起来使人觉得王瞎子毫不悲观,反而增添了喜剧色彩。

亮相后的一段“一藏经”,从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到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横念倒背象绕口令一样,念不念这段 “一藏经”,过去曾有分岐意见,但我一直坚持念,我认为这 段“一藏经”虽然简单好学,但要念的从慢到快不容易,它可以考丑角的“舌风”,要有技巧,开始好象是边念边想,念到九时,每起头的第一个一字要重,也不要每句换气,要使人听 时也象为他提着气一样,这就完全抓住了观众,念时要求报字清楚,掌:握轻重缓急,这也是考丑角道白的抑扬顿挫,在演出中,很受观众欢迎,使王瞎子这个人物一出场就得到了观众的 喜爱。同时,这段“一藏经”也能恰当地体现王瞎子是个能说会道的“算命先生”的特定身份。所以,我一直坚持要念“一 藏经”,而且一定要念好。这虽然是一段铺垫的戏,但不能一 带而过,演好了,就能把观众的情绪带入戏中,将观众的心紧 紧抓住直到剧终。

演瞎子主要是靠眼睛演得象。大家都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于演员来说,眼睛则更加重要,而王瞎子这一特定 人物又是个失明的人,虽无眼睛又要用眼睛,既用眼睛又要象无眼睛的。这就给表演增加了难度,既不能老闭着眼,又不能老睁着眼,睁眼时又不能露黑眼珠,只能现白眼,但不能白到底,白眼加眨动,为了演得象瞎子,我在面部肌肉上下了些功夫,面部表情,肌肉活动与内在感情相结合,相貌虽丑,用微笑来起美化作用,演王瞎子不同于一般的瞎子,是正面人物,就不能“油”,“油” 了就成瞎胡闹了。要防止“油” 又要喜剧味浓,在身段上我还大胆地借鉴了生角和武生行当的 —些动作,将它融合在丑角的表演中,如当王瞎子在追问罗客人时说:“你跟那两个举子是亲戚?是朋友? ”右手中指和食指并拢,直指罗客人,这就是生角常用的指法。另外,当王瞎子发觉罗客人不是好人,怀疑他跟踪两个举子是想窃取珍宝时,他讲道:“嗯,我不免跟上前去……(欲走又止)哎呀! 不行哪!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能为力?这这这……”伴着小锣“亮相”,这个“亮相”是武生行当常用的“单腿侧身望月”的姿势,但我又不象武生那样威武,而是面带微笑,滑稽一点。(即侧身,头前倾,右腿后弯,脚掌向上端平,右手 向上,左手托腮,眉毛上皱翻白眼)。这样表演,既未丑化王瞎子的舞台形象,也不失丑角的喜剧风格。

这个戏由于是表演瞎子,戏埋的比较深,潜台词多。潜台 词挖的越深,表演越恰当得体,人物的内心活动才可能展现得 越好,如当罗客人巳探知举子投店将王瞎子一掌推开后,王瞎 子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不讲理,问路还骂人哪?……啊…… 走了?这……哎呀不对呀! ”别的戏和别的人物在这种情况下 —般都常用:“哎呀!且住丨”我改为“哎呀不对呀! ”这就 给王瞎子提供了分析思考的充分余地,紧接着在后随着道白 “莫非是想……”左手持灵杖前倾,右手伸入左臂腋下做扒的 姿势,表示要“偷”的样子。说道:“我看这个人不是好东 西,常言道:歹人现,好人拦,这除恶济善的事总是要人做 的呵,嗯,我不免跟上前去哟……哎呀,不行哪,我是个双目失明的人,怎能为力?……这这……有了,前面只有姚老板一 家客店,他们定然在那里投宿,待我跟上前去,听听虚实,见机行事……嗯,我去,我去哟! ”这段戏起伏多变,内心活动 十分激烈,也是为后面“投店”、“歇店”、“闹店”铺垫的 —段重要戏。表演时不能赶快,要注意层次分明,让观众看清 看懂,才可明白王瞎子为什么要“闹店”。

在闹店的五节戏中,即“一更点戏”、“二更讨烟吸”、“三更假捉虱子”、“四更高喊失火”、“五更叫棍子不见 了,捉贼”。连闹五更,罗客人始终是为了盗宝,又不能明火 执仗,只能是偷偷摸摸,而王瞎子有眼无珠,又不能真枪实刀的对面搏斗,只能靠听觉和嗔觉来判断,这一特定环境给王瞎子提供了只能智斗,不能硬拼的先决条件。因此,整场戏都要突出他急中生智,足智多谋,随机应变的才能与幽默、诙谐的喜剧特点,为了突出这一特点,我又借鉴了相声中“放包揪” 的手法,充分发挥丑角行当惯用的“侧立”与“榜神”,创造了 “热包袱冷放”的表演方法。即在“包”的时候尽量掀起高 潮,让满台都“热”起来,把观众的整个注意力也都集中到王瞎子的身上,这时再“冷”下来,声音放低然而吐字清楚的把 “包楸” “抖”出来,顿时观众中爆发出一阵畅快的大笑,也就收到了更好的喜剧效果。如在闹三更时,罗客人用小刀撬门,被王瞎子听见,他急得抓耳挠腮,当手摸到胸前时,他忽然心生一计,假装在捉虱子,根据听觉判断罗客人的行动,边摸边自言自语:“啊,你还在动呀! ”使罗吓了一跳,王又配合罗的动作说:“啊!你还在跳哇! ”“你还在爬呀! ”紧接着高声大喊:“捉住了!捉住了! ”把满堂客人都叫了起来! 王继续高叫:“快拿灯来!拿灯来……”这时,不仅台上的整个视线都集中到了王瞎子的身上,而且全场的观众也都一齐盯着王瞎子,迫不急待地想听下文,戏包到这里,顿时安静下 来,几乎连呼吸声都听得见了,王瞎子才“冷声冷气”的说:

“你们看是一个跳蚤还是一个虱子? ”观众看到这里,禁不住哄堂大笑,无不佩服王瞎子的聪明机灵,剧中的罗客人也只 有自认霉气,摇头哀叹,这就是“热包揪冷放”所取得的效果。这一手法在闹二更和闹四更时都有所表现,这样的“冷” 有时比“热”反响更强烈。当然,艺术最忌讳千篇一律,这个戏也不是从始到终都要“冷抖”,根据剧情的要求,有时我也采取“冷包热抖”的手法,同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当王瞎子巳探得身带珍宝的两个进京举子和紧紧跟踪的罗客人都巳住在姚老板的店中时,他也打算在这里歇下,以观动静,见机行事,而姚老板因有罗客人“包房叮嘱”,又不肯接受王瞎子歇店,这时我就采取了 “冷包热抖”,即在包的时候轻言细语, 冷声冷气:

王:你当真要我走?

姚:只有对不起啰。

王:你果然要我走?

姚:您远走高飞。

王:好啊!常言道:瞎子无目走江湖,皇帝老子也让步, 今天谁要赶我走,要他披麻穿孝服!(坐地)我死到你的店里!

这里一口气将包袱迅速地抖了出来,接着又“紧包紧放”;姚老板说:“拐了,他还放起骗来了。”转对王喊: “王先生!王先生!”王大声吼道:“死都死哒! ”姚老板问: “死了怎么还在说话? ”王接着说:“人死了留个咀巴跟你吵架! ”这样的“冷包热抖”和“紧包紧放”同样都收到了 强烈的喜剧效果。

《王瞎子闹店》是个“闹剧”体裁、喜剧风格的戏,也是花鼓戏中丑角行当的一个“嚼口”戏,全剧基本上没有什么唱腔音乐,全靠演员的道白和表演。戏演到闹五更时,节奏要稍快,不能拖沓,收场要紧,要干净利落,按有的同志的说法, 这叫闹剧归正。

这个戏改编后较之以前有很大的提高,思想内容是健康的,中心事件也突出了。但仍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投店”时王瞎子以念对联笑骂娥老板,还有罗客人既包了房,后发现姚老板又收留了王瞎子而未作任何追究等,这些细节还值得认真推敲。表演上也还存在一些照搬生活,提炼不够的地方,有待今后在教学和演出中与同行们进一步探索。

何干清,1930年2月出生,汉族,湖北天门人。中国戏剧家协会湖北分会会员、荆州花鼓戏学会理事、潜江市文联戏曲艺术顾问、潜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会员。被誉为荆州花鼓戏“江汉平原第一丑”。

1943年拜师熊柏林学习荆州花鼓戏(原天沔花鼓戏)主攻丑行。1956年进入潜江花鼓剧团,担任主要演员、导演、艺委主任等职务,1980年退休。七十多年演艺生涯里先后在《罗成写书》、《大审玉堂春》、《打花鼓》等近百个剧目中任主演。人物各异、行当有别、栩栩如生。

二十多年里共导演了《红色娘子军》、《红珊瑚》、《三里湾》、《苦菜花》等二十多台传统和现代戏,其中《李天保吊孝》、《站花墙》、《秦香莲》成为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

1981年《王瞎子闹店》参加中南五省电视大赛,获得“二等奖”。

1981年指导学员肖作标表演的《王瞎子闹店》获得湖北省青年汇演“一等奖”。

1985年为仙桃郑场花鼓剧团导演的《梅花签》获得沔阳民间剧团汇演“二等奖”。

1993年主演的传统剧目《王瞎子闹店》获得文化部第三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二等奖”。

【戏曲史漫话】吉安花鼓戏

吉安花鼓戏是吉安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是在“花鼓灯”、“勾栏小曲”的基础上,揉合一些民间说唱、小戏和民间艺术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它是吉安“三角班”的雏型和前身,后来吸取“吉安戏”、宜黄戏的营养,逐渐衍化,成为今天的吉安采茶戏。吉安花鼓戏形式活泼,有极浓郁的乡土气息,一经形成,便迅速流传,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由于吉安花鼓戏是“三角班”和吉安采茶戏的前身,对“三角班”和吉安采茶戏的表演、音乐等形成有重要影响。

源流沿革

吴国钦在《中国戏曲史漫话》中在论述古典戏曲形式的衰落和地方戏的勃兴时说:“明代传奇的繁荣趋势一直持续到清代、顺治、康熙两朝。康熙以后,古典戏曲形式无论传奇还是杂剧都衰落了,衰落的根本原因是宫廷化和案头化,离开了人民群众,离开了舞台实践,传奇和杂剧只有衰落僵化下去。”

“乾隆以后,花部,即除昆曲外的地方戏曲,在民间生根开花结果,取代传奇而成为剧坛的主宰。”

吉安花鼓戏,也就是在那个年代,应运而生。

吉安地区流传甚广的花鼓戏的起源问题至今尚没有具体而详尽的历史资料可查。清朝钱学伦在《语新》一书中说:“花鼓戏不知始于何时,其新乞丐为之,今沿城乡搭棚唱演淫俚歌谣……余今年五十有五,当二十岁外犹未闻也。或曰,兴将二十余年。”尽管如此,周贻白在《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中说:

“打花鼓的表演形式,基本上和跳秧歌是一个路子,不过在北方是叫作秧歌,在南方则名之为花鼓”。

这段论述,为我们今天追溯吉安地区花鼓戏的源流提供了依据。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对永新、吉水、吉安县老艺人的访谈中,我们对吉安花鼓戏的起源仍然可以探知一二。

吉安县万福乡堪称吉安地区花鼓之乡,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有一批善唱花鼓的艺人。每年正月,仍然到各地演唱花鼓。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戏班,每到一处,一盏十分显眼的灯笼前导,灯笼为长方形,上书:“麻塘、郭、花鼓灯”。花鼓戏与花鼓灯乃同出一源,正如“宁乡县志”同治六年间刊本上所载:

“上元灯有狮灯、龙灯、鱼灯,男女妆唱秧歌、采茶等曲,日打花鼓。”

这处记载,与吉安县万福乡当时的情况完全一致。因此,我们认为花鼓戏的雏形就是花鼓灯。上世纪八十年代万福乡的老艺人郭喜光(1912年生)回忆说:

“我们万福乡的麻塘村,上三代就盛演花鼓,取名‘花鼓灯’。每年新春伊始,尤其是上元灯节、花鼓灯与龙灯、狮灯、鱼灯一起,八九人为伍,圈地为台,出一小旦、一小丑延行演唱。”

吉水县佳歧乡(今八都镇)黄狮村也有个花鼓世家。艺人刘普生十五岁拜峡江胡善绍(艺名砚溪女仔)为师学唱花鼓。而刘普生的祖父刘仕高就是吉水、峡江一带很有名气的花鼓艺人。那一带的民间灯彩也很盛行,据当地艺人们回忆,他们的老祖宗就有玩灯唱戏的习俗,玩灯者,均会唱戏,唱戏者,绝大部分都会玩灯。尤其是每年春节,灯戏同举,盛况空前。所唱者多是《打补钉》《王婆骂鸡》《四郎拜年》《送宝》《七块柴》《花鼓娘过关》等表现民间现实生活的短剧。

吉安花鼓的另一个起源则是勾栏院妓女唱的小曲。勾栏,除了指古代戏剧演出的舞台或剧场外,有时也指妓院。因为不少女演员因生活所迫兼作妓女。吉安地区花鼓戏的曲目中,诸如《手扶栏杆口叹》《大小争风》《十二月寡妇》《十二月单身》《十邋遢》《十八妹子去采桑》等,描写男女风情的小戏为数甚多。

如《手扶栏杆口叹》(又名《十扶拦杆》),第一叹的歌词是这样的:

“手扶栏杆口叹一声哪,去年看妹到如今哪,去年看妹不要紧,今年看妹好钻心哪,哎依哟,今年看妹……”

花鼓小戏《五更鼓》有一句唱词是这样的:

“一更鼓儿咚,刚刚九点钟,三朋四友来到妹房中啊,手拿白金龙啊,忙把香柴来送……”

这些花鼓小戏一经不同形式的演出,便迅速地在民间广为传唱。

清乾降年间,宜黄戏传入与宜黄毗邻的永丰县、吉水县及吉安县,对花鼓戏的成熟起了很大的作用。

花鼓戏与三角班

花鼓戏与三角班是两个不同的戏曲概念,花鼓戏指的是演唱形式,常伴以敲击花鼓,使之活跃且节奏感强;而三角班却指的是戏中的角色常常是三个,二旦一丑。在花鼓戏数十个小戏中,只有三个角色的小戏,不下三十余个。从这个意义上说,花鼓戏就是三角班,三角班亦就是花鼓戏。

然而,许多老艺人聚会在一起时,又常口泾渭分明地指出某某是唱三角班的,不唱花鼓;某某专唱花鼓,而不是三角班。除却因人而分外,还有因戏而分的。相当一部分剧目两个剧种皆有,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各自独有的剧目。许多艺人如刘金生、裴存吉、刘四桂等开始都是学唱花鼓,后来又从师搬演三角班。

原来,清末民初,宜黄戏、吉安戏等大剧种逐渐衰落,花鼓戏中的一部分艺人吸收、融化了它们的艺术养分,从剧目到表演到伴奏,都起了很大的变化,有的甚至和大班艺人组班而成为半班。这便是稍后于花鼓戏的三角班,这两者都是吉安采茶戏的前身。实际上,吉安吉水一带,解放前只称花鼓,不叫采茶,取名“花鼓灯”,后叫“花鼓戏”,继称“三角班”。至于“采茶戏”这一名称,则是起自于1955年。

演出习俗及主要班社

最早的花鼓灯只唱小戏,钻乡班、赶乡场、赶社戏、演庙台戏,特别为婚嫁喜庆、祭祀而款唱,尤唱赌戏为最盛。咸丰四年庐陵县志有这么一处记载:

“二十八日城隍神诞日,自五月一日起庙中演剧酬神至七月。”

“奉仙驾酬神时之演戏文,迹似迷信,实则里中无赖讬是名,以为情进头会之梯,氓之蚩蚩而来。”

历代封建统治者,对花鼓戏均采取禁演政策。宁冈县志卷上,拾遗六十页有如下一段记载:“光绪三十有四年,我德宗景皇帝政躬不豫,秋疾甚,弥留之际,诏宪政,编查馆,速编地方自治章程,颁布天下:演唱花鼓,尤属不法,有伤风化,更须从严禁罚。”

皇帝在弥留之际,尚且念念不忘禁罚花鼓,可见统治者对花鼓戏深恶痛绝到何等地步。

由于封建社会查禁十分厉害。所以,花鼓戏固定的班社极少,往往是临时拼凑,演完即散。一个花鼓戏班,少则七人,多则九人。花鼓艺人常说:“七紧八活九翻身。”即七人组班便感到十分紧迫,有八个人则感宽裕,如果有九个人,那就大大翻了身了!

新中国成立前,吉安地区有个十分有名的花鼓戏班,名曰“同仁堂”,由下列人员组班:罗五俚(外号五俚麻子、盖天麻子、小丑),七里麻子(小丑)周金生,蠢公俚(小丑),黄寿生(琴师),戴国瑞(琴师),江河涛(鼓板)。其他班社还有《黄土堂》《同乐堂》《聚乐堂》,吉水艺人刘四桂等均在这些班社里搭过班。

主要剧目

据上世纪八十年代吉安县、吉水县老艺人介绍,花鼓戏中大部分剧目,三角班艺人都会演,而三角班里的大部分剧目,花鼓戏艺人也都能演唱。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声腔与伴奏的不同。花鼓戏演出时,没有锣鼓,没有唢呐。下面开列的剧目,均为花鼓戏的主要代表剧目,这些剧目是:

《打补钉》《单怀胎》《双怀胎》《十杯酒》《十想郎》、《耍金扇》《五更鼓》《寡妇上坟》《蠢子等姨娘》《抝莱蔸》《绣鞋》《顶烛怕妻》《十打》《看相》《卖樱桃》《卖杂货》《下象棋》《男女反情》《送宝》《大小争风》《王婆骂鸡》《王大娘补缸》《烟花女告状》《打花鼓》《戒洋烟》《打碰壶》《王瞎子算命》《九连环》《恶婆记》《玩游歌》《手扶栏杆口叹》《四都调》《十八摸》《七块柴》《十月为唱祝英台》《外甥嫖姨娘》《三伢子锄棉花》《采桑》《瓜子仁》《白牡丹》《小放牛》《十月嫖》《表八仙》《卖香油》《珠子打花》《老弟嫖姐姐》《新调兵》《麻城歌》《拜年》《四九看妹》《韩湘子服药》《十耕》《十绣》《十盏明灯》《瞎子裁衣》《瞎子闹初》《湖南走江西》《豆腐佬下四川》《哭五更》《红绣鞋》《四季相思》等。大戏有:《蔡鸣凤》《毛朋记》《落马桥收租》《妹子过界岭》《同恶报》《善恶报》《杀子报》《金莲送茶》《孟姜女》《芦茫过渡》《白扇记》《逼子休妻》《乌鸦报恩》《玉堂春》《南山耕田》。

艺术特点及音乐曲调

花鼓戏在民间土生土长,剧目的唱词和念白,大量运用民间俗语和歇后语,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谐诙风趣,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演出时,说唱味很浓,但不太注意表演。开始学唱的剧目,往往伴以击鼓。其鼓为长条形,跨背在腰间,后来嫌其单调、累赘,无形中便把鼓去掉了。演出时,只用一个梆子、两把正反弦二胡,化妆是两个包头,穿长衫,戴礼帽。整个演出行头,有一个篮子,便可全部装完。然而,一些花鼓艺人也非常注重表演。如蜚声吉安、新余、樟树的名丑盖天麻子,号称吉水梅兰芳的旦角刘金生等,都有绝招。盖天麻子的扇子功、矮子步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表演程式。他的拿手好戏《顶烛怕妻》,头上顶着点燃的蜡烛,在一条长凳下钻来钻去,浑然自如,令人叫绝。在演出《蔡鸣凤》一剧的窃贼魏打算时,集杂耍和戏曲表演为一身,一架小楼梯悬空直竖,他上下楼梯时脚不沾梯,直上直下,功夫过人。演唱《婊子算账》时,将气功运到头顶,任他人用鼓板击头,由慢到快,由轻到重,没有特殊功夫,是难以胜任的。他的京腔、苏白,也别具一格,授徒遍及新余、赣南各地,影响很大。

花鼓戏的声腔特点,几乎就是现在流传的民歌与说唱,旋律简单朴素,一般都是上下两韵,多为宫调式和徽调式。唱词也是口语化,韵足很不讲究,但易学易记,地方色彩很浓,且基本上是一戏一曲,甚至有些曲调还不能一曲二用。例如《卖樱桃》中小花脸唱的:

“小子生得命又苦,不要赌来偏要赌,越赌越受苦,”这就是一曲。

由于花鼓来源于民间灯采,说唱、流传又甚广,在所传区域内,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在江南形成一定的共性,不少曲牌只是由于语言上的不同,旋律节奏等方面几乎一样。如吉安地区的花鼓小戏《小碰壶》曲调上和《扬州十皮柳》一样;《下象棋》也近似浙江的《放风筝》。

相关问答

老九门拍行第七的是谁?

排行如下:1、老九门之首——张启山因为家里有一尊不知道从哪里运来的大佛,因此得了个外号叫大佛爷。2、老九门——二月红老九门排行第二,长沙花鼓戏名旦...

中国很多传统文化在逐渐消亡,你已知的都有哪些?觉得应该如何传承?

被遗失的普洱茶文化来自于千年的远古普洱茶文化已经被喝普洱的人遗忘了杀猪宰牛羊,祭祀告祖先。筵请亲朋来,好客一家人。饭后还尚早,手提长板凳。徒步土地庙...

展开全部内容